12月26日,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国医史文献研究所前所长郑金生研究员做客我校第十五届“杏林国学讲坛”,为师生作题为“不忘初心埋头耕耘——从事医史文献研究工作汇报”的专题学术报告。BETVLCTOR伟德唯一官网党委负责人主持讲座,BETVLCTOR伟德唯一官网、中医学院两百余名师生聆听讲座。
郑金生研究员先后以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咬住机遇,百折不回”“山重水复,锲而不舍”“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为题,系统地回顾了自己在医史文献研究领域的探索历程。他首先讲述了自己攻读硕士研究生以来的学术起步历程,包括毕业论文《宋代本草史》的撰写,以及毕业后追随李经纬教授等前辈大家编写学科基础著作、访书、进行本草资源调查等工作,为后续研究打下了坚实基础。随后,郑金生研究员分享了参与《中华大典・医药卫生典》编纂等项目的宝贵经验。他着重强调了这些项目带来的机遇,如获取大量珍贵扫描底本、普查众多书种并整理校点本草文献等,取得了一系列显著成果,如《补遗雷公炮制便览》考校本及相关丛书的出版与获奖。此外,郑老师还详细介绍了自己持续致力于海外中医古籍调研回归的工作,多年来不断走访多个国家的图书馆,组织出版多套海外回归中医古籍丛书,并取得众多奖项,如《海外中医珍善本古籍丛刊》获全国优秀古籍图书一等奖等。最后,郑老师展示了退休后在《本草纲目》研究、《仲景经方药源》撰写、中医抄本研究及主持《医典重光》丛书等方面的持续耕耘与成果,充分体现了他对医史文献研究的不懈追求。
郑老师在讲座中多次强调 “不忘初心,埋头耕耘” 的精神,鼓励在场听众在学术道路上坚守初心,持之以恒。他分享的丰富经历和深刻见解,不仅为医史文献研究提供了宝贵经验,也激励着更多师生积极投身中医文化传承与发展的伟大事业中。整场报告内容详实、立意深远,既有理论高度,又有实践深度。在交流环节,与会师生与郑老师进行了交流互动,现场气氛热烈。
郑金生,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国医史文献研究所前所长、研究员,曾先后在德国慕尼黑大学医史所、柏林洪堡大学Charite医科大学中国生命科学研究所任客座教授。为1978年首届医史硕士研究生,从事中医药医史文献研究40余年,尤潜心于本草历史文献研究。主持国家重点课题《中华大典·药学分典》的编纂,主持开展抢救回归流散海外的中医药古籍的多项部局级课题,主编《海外中医珍善本古籍丛刊》《本草纲目研究集成》等大型丛书。著《药林外史》《本草纲目药物古今图鉴》等书。主持的课题、编纂的书籍曾获中华中医药学会科学技术奖·著作奖一等奖,全国优秀古籍图书一等奖、第八届中华优秀出版物奖图书奖等多个奖项。